零基础起步,坚持不懈努力
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跨越式发展
4月25日,2023年度全国造血干细胞捐献、无偿献血工作推进暨综合培训班在天津召开。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秦皇岛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冬青参加会议,并代表全省地市级红十字会做了题为《零基础起步,坚持不懈努力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发言,详细介绍了秦皇岛市红十字会奋力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跨越式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自2018年以来,秦皇岛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历了从工作基础薄弱,全面改革助力,到规范化运行、健康发展的历程,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8700余份血样成功收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43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分队连续两年荣获河北省红十字会年度“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多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分别获得了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成立了1支市级志愿服务队、7支县区级志愿服务队、4支高校志愿服务队和1支医疗单位志愿服务队,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不断突破。
在工作开展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把握关键问题,出台文件消除血站顾虑。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了《秦皇岛市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分队志愿者补助发放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将血样采集者视为红十字志愿者,每成功采集一份血样,给予一定数量的志愿者补助费。二是拓宽采样渠道,增设采样点位。成立了民利众和医疗管理有限公司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通过他们,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有效拓宽了多年不变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渠道。三是重建志愿队伍,加强激励服务。提供物质保障,在办公用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一间办公用房,开辟为志愿者活动办公室,为志愿者提供活动、工作和交流的场所;加强队伍管理,制定了《秦皇岛市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在严把志愿者入口关的同时,以制度为准绳,加强志愿者队伍管理;切实关心关爱,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徒步、骑行、联谊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不断增进彼此的了解、合作和交流。积极为表现优秀的志愿者申报“优秀志愿者”“河北好人”等荣誉称号;发挥辐射效应,以驻秦高校为重点,积极与各高校院系团委建立联系,逐步建立高校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志愿者走进驻秦高校,为在校大学生开设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科普讲座。四是采取四项举措,开展保留项目。“志愿者保留”项目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以加强与在库志愿者的日常联系、坚定其捐献意愿为目的而开展的一项保留入库志愿者、提高服务效率的重点项目。我会对此高度重视,周密部署,采取4项措施,利用3个月时间,全力推进项目开展。对3068位在库失联志愿者进行了梳理查找,完成了2064位寻访任务,联系率高达50%,最大限度地挽留了志愿者,扩大了有效库容。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充分利用世界红十字日、世界献血者日、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针对各类人群,采取新老媒体结合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电台、官网、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和捐献者事迹。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唤起全社会对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认知和参与,有效推动了秦皇岛市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健康秦皇岛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