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捐款码
TOP
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
《我和你的悄悄话》--市红十字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队员 陈燕(转自《博爱杂志2025年第1期》)
2025-01-23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郭高马坊中学的一角,静静伫立着一个不起眼的信箱。它没有邮局的繁忙,也不会有邮递员收递,只有夕阳下的影子拉长再缩短,仿佛一位耐心的倾听者,默默等待着孩子们。每当夜幕降临,校园的喧器逐渐平息,孩子们便悄悄走近这神秘的信箱,将藏于心底的喜悦与困惑轻轻塞入,期待着那份被倾听的温暖。

      一个日常活泼开朗的女孩 在信中倾诉:“老师, 您知道吗?在别人眼里,我是爱笑的孩子,但只有自己明白,那些笑容背后藏着多少疲惫与无奈。为了不显得格格不入,我学会了伪装,即使内心悲伤,也要保持微笑。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可笑,像狗一样活着,不敢做真实的自己.....

      另一位同学则表达了对父母过度关注的无奈:“老师,自从进入九年级以来,父母就开启了‘唠叨模式’,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虽然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每当听到‘这都是为你好’这句话时,原本愿意做的事情也变得毫无兴趣。我梦想着长大后能独自生活,随心所欲地饲养宠物,而现在的生活千篇一律,令人厌倦。”

      还有一位学生,在学业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我多么努力学习,总感觉进步微乎其微。班主任经常提醒我们‘你努力的同时,别人都在加倍努力’,这让我不禁对未来感到迷茫。最近,由于理科成绩不佳,我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虽然心里十分委屈,却又不得不承认老师的指正确有道理。面对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我既渴望实现梦想,又害怕辜负所有人的期望...

      就这样, 封封充满困感的信件最终汇聚到秦皇岛市红十字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老师们的手中。

      2021年9月,秦皇岛市红十字未成年人心理 健康志愿服务队启动了一项特别服务——悄悄话信箱, 旨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倾诉心声的平台,帮助他们解决成长道路上遇到的问题。

      孩子们的来信各式各样,有写的,有画的,有用符号拼字的,有设置密码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有与同学相处的疑感,有与家长的矛盾,有学习的问题,还有早恋的困感等等。志愿者们耐心阅读每一封信,并用充满关怀与智慧的语言逐一回复:

      “孩子,看到你说自己动不动就想哭,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只是身体和环境的不同,不同的人有差异。有时,女孩可能比男孩更敏感细腻一些。老师教你个方法试一试,比如,找一个你绝对信任、能理解你的人去发泄一下,但尽量不要找同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就把感到压抑的事写出来,可以多写几遍,然后撕碎扔到垃圾桶或下水道,让这些坏情绪远离你。你为了合群而装笑,老师偷偷告诉你,这是个世纪难题呢,你可能不知道,人们为了生存,特别是大人,多少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自信。想自信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强大,那就要拥有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让自己不用去迎合别人。想哭就哭一下吧,不丢人,哭过了,该做什么接着做。

      “从你的信中老师能感受到你的心烦。是啊,每一天,每一个家长,见了面就说这一套话语,真的很让人受不了。家长们呢,在学习内容上,没有办法帮助我们做作业、背课文...要是可以,他恨不得替你去学习。他帮不上忙,只剩下嘟囔你了。但他知道,如果你现在好好学习,以后的人生就会顺畅,所以他希望让你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做准备,希望你理解....还有,你说得很对,现阶段好好学习长本领,等长大了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想养什么就养什么.....

      “孩子,你知道吗?现在的年龄就是这个特点,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如果被人批评,马上就会给自己一个否定的评价,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了。然后,再放眼未来,会觉得自己的人生都看不清了。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当老师批评我们的时候,要反思一下,是不是确实有问题。如果是,那么批评是对我们的提点。如果我们很认真了,听到老师这么说,肯定会有委屈。这时,我们要想到老师的发心是要把我们的学习成绩提上去。老师在为你着急,只有关心你的人,才会花精力管你.....至于如何提高物理成绩,想必学习方法很重要,各科老师会帮助们的....”

      其中有一封特殊的来信,让所有志愿者都为之动容:

      “你们做公益都是装样子,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我的信不用你们回。”

      这封信虽然简短,却字字锥心,志愿者李立明老师并未因此放弃,反而坚定了继续下去的决心,尽管他想不出是怎样的经历让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对社会失去了信任,但正是这样直白的表述让他觉得“悄悄话信箱"特别有设置必要。他用心地写下回信,试图用真诚去温暖那颗受伤的心。

      志愿者们在回信中不仅仅是解答疑问,更多是引导孩子们思考问题的本质,教会他们如何自我调节,如何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他们用温暖的话语鼓励着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愿意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感受。

      志愿者们还亲手设计制作了爱心信封和信纸,粉红色的底色上有一个醒目的“LOVE”,让人看了就觉得温暖。肖艳伶老师说:“每封回信老师们都字斟句酌,有时候短短几行字要花上一个小时。回信全部是手写,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志愿者的用心。”

      随着时间推移,“悄悄话信箱”成为了学生们心中的一盏明灯。郭高马坊中学的刘爱丰老师说:“孩子们有很多话想说,一节课的时间根本就不够用。”是的,孩子们在信里都会叮嘱志愿者老师给自己“多写点”,他们会把老师们的回信拿出来反复看,还深情地表白,“你知道吗?老师啊,我好想抱抱你。”

      孩子们等回信、盼回信,拿到回信又舍不得拆,有的孩子怕弄坏信封、信纸,就用裁纸刀小心翼翼地从缝隙处划开。对他们而言,这些回信就是珍宝。

      有了心理志愿者的陪伴,孩子们面对困难时不再抱怨,而是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也开始尝试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渐渐,师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沟通了,班级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孩子们的整体状态也越来越阳光。

      “悄悄话信箱”不仅改变了孩子们,也让志愿者们收获了成长。每当看到那些回信被认真对待,并转化为鼓励与支持的力量时,他们满是欣慰。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无比值得。

      “悄悄话信箱" 成功地为乡村孩子释疑解惑,在这个基础上,秦皇岛市红十字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趁热打铁,又与《秦皇岛晚报》合作开办了“让爱回家”专栏,给城市的孩子提供一个可以表达自我、分享困扰的安全角落。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随着一份份《秦皇岛晚报》,带着志愿者的爱心耐心,飞入寻常百姓家。志愿者们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处于焦虑中的父母,为他们打开一扇门,开启一扇窗,让爱的阳光照亮家庭中最黑暗的角落,驱散父母的困惑和苦恼,帮他们走出现实的困境,从而让孩子们都能得到健康的爱的滋养。

      实际上,“悄悄话信箱”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还成了培养孩子们社会责任感的载体。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许多孩子学会了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情,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回报社会的愿望。一些学生收到回复后,会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参与到公益活动中,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爱与希望。

      信箱依旧静静地守候在那里,见证着无数温暖的故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