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捐款码
TOP
会内新闻
春蚕丝尽 遗爱人间
2018-12-22

    陈旧而朴素的家具,稍显昏暗的房间,无处不在诉说物质的匮乏和落后,一切都在彰显与现代生活的不同。可是这一切的主人,却早在20079月份就签订了遗体、眼角膜捐献志愿书,而且在他认为理由非常简单,我的命是共产党给的,所以我死后遗体也要献给党,用于医学研究。在一双儿女还无法理解和接受这种行为的情况下,老人硬是做通了儿女的工作,做为执行人在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了字。简单的物质生活与高尚的思想境界炯然不同,这位老人就是原第十八中学校长--胡铁枝。   

    为实现老人的生前遗愿,我们走进了他的家中,从儿女及邻居们的描述中近距离地了解这位简朴豁达、大爱无私的老人。

    胡老是一位勤劳的人。他终生从事教育事业,到老依然发挥余热,教书育人。而且无论是做为一名普通老师还是后来走向了领导岗位,他始终将教书育人做为第一追求。无论是工作期间加班加点帮人代课,还是退休以后为学生开设业余辅导班,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和报酬。

胡老是一位节俭的人。尤其对自己,物质追求近乎苛刻,生活简单而知足。洗菜淘米水他从来舍不得倒掉,而且教育孩子们,一定要节约用水。穿衣吃饭从来简单而朴素,吃饱穿暖即可。

    胡老是一位豁达的人。文革期间受到迫害,无论是对组织还是对当事人,他从来没有一丝报怨和不满,更没有提出过任何要求。相反却在多年的生活中,关注和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他长年把家中的废报纸旧纸箱等积攒起来,送给一位残疾的收废品老人。同事或学生生病,他捐献出大部分工资,给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胡老是一位开明的人。在步入老年,生活不便之时,他婉拒儿女们的陪伴和照顾,尽量不让孩子们因为自己而耽误工作。在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果断与孩子们交待后事,拒绝到医院接受治疗,后事一切从简。

    20181222日上午,胡铁枝老人与世长辞,家属根据老人生前遗愿联系秦皇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积极协调下,完成了捐献意愿,成为我市第8例遗体捐献、第34例眼角膜捐献志愿者。

    春蚕到死丝方尽,胡老的一生恰如春蚕,要求的甚少,却奉献了华丽的人生,至死依然无悔,大爱永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