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捐款码
TOP
会内新闻
踏寻先人足迹,追忆革命先烈
2011-09-14

踏寻先人足迹,追忆革命先烈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65年前,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以血肉之躯筑成新的长城,在抗日战争的战场上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为了使大家“铭记历史,把握现实,面向未来”,我会党支部按照市委办公厅通知精神,于9月4日-5日组织了全体党员、积极分子及青年团员,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洋淀和抗日战争革命圣地冉庄地道战遗址进行参观教育活动,踏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大家亲身感受到当年抗日战争时人民群众的智慧,领略到抗日英雄们的无畏精神。
    来到白洋淀这个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抗日战争时期的民谣“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汉奸心里直打颤,鬼子跺脚喊头疼……”不断回荡在耳边,大家眼前浮现出昔日硝烟弥漫、雁翎队打击敌人的战争场面。参观过后,同志们深深地感受到,我中华泱泱大国,地大物博,只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没有任何人能欺负我们。
    5日,我们驱车前往冉庄的路上,同志们又重温了电影《地道战》,然而真正走进冉庄,我们却惊奇的发现冉庄旧貌换新颜。宁静的村庄、温婉的小河,一片安宁与祥和。只是当我们来到了地道战遗址前,灰暗的城墙,黑色的大门,我们才隐约中感觉到那永不逝去的庄严与凝重。进入日军侵华展厅,满腔怒火一下子被点燃。那血腥的图片,骇人的数字,逼真的塑像,现代化的展示手段,深深揭露了侵略者侵占我国土、灭我民族的狼子野心,真实再现了侵略者对我人民惨无人道的迫害、屠杀。他们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昭然若示。带着一颗愤怒的心,我们摸索着下了地道。地道内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构成了一个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利用这种有中国特色的作战方式,冀中军民给侵略者以有力回击,取得一个又一个大快人心的胜利。它巧妙的设计、完备的设施、复杂的结构,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力量。
    踏寻先人足迹,追忆革命先烈,感受革命激情和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感叹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的先辈在那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因地制宜的创造性的开展对敌工作,我们这些现代人还有什么“不能”的理由!大家纷纷表示,通过红色之旅的教育,使心灵受到一次洗礼,使思想认识得到一次升华,今后一定要用一身正气感召群众、以满腔热情关心群众、以出色工作带动群众,树立艰苦创业、奉献社会的雄心壮志;发扬勇于改革的创业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加快我市红十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