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和快乐
——记我市第92位遗体(器官)捐献者、重度残疾人赵武
2011年5月17日,抚宁县榆关镇博士营村村民赵武,在市红十字会和抚宁县公证处的工作人员面前,庄重的在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书上签上姓名,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赵武今年46岁,是一位重度残疾人。30年前,16岁的他身患脑膜炎,虽经多方诊治,但终因当时医疗水平有限,未能痊愈。后来病情逐步恶化,他从拖着一条腿走路发展到现在的瘫痪在床,双腿和左手都已无法自由活动。目前,赵武靠国家发放的低保金生活,年近八旬的老父照料他的日常起居,父子俩相依为命。
虽然身体无法自由活动,但赵武富有爱心,关心社会,体恤他人。他经常为自己无力回报社会,拖累亲人而深感痛苦。通过读妹妹送来的报纸和听电视的声音,他对遗体器官捐献这项公益事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决定身后将遗体器官全部捐献社会。用赵武的话说:“如果80年代医学发达,我能得到有效治疗,就不会有今天的痛苦。现在我已经没有办法做任何事情,但是如果死后我的身体和器官可以用于救治病人和医学研究,让像我一样受病痛折磨的人得到有效治疗,健康,幸福的生活,我就心满意足了。”得知赵武的心愿,市红十字会和抚宁县司法局派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共赴博士营村,为赵武办理了捐献手续和现场公证。赵武由此成为我市第92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已有85位角膜捐献志愿者,29器官捐献志愿者位,48位遗体捐献志愿者加入生命接力志愿者团队,已有9位志愿者在身后成功实施了捐献。这些志愿者虽然年龄不同、社会角色不同,但他们拥有同样的社会责任感和宽广、博爱的胸怀。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必将得到有力传承,为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