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是西方的“白色情人节”,对刘建瑞女士一家来说,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宝贝儿子的生日,在这个充满浪漫和爱意的日子,刘女士在先生、姐姐的陪同下来到市红十字会,在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上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成为我市第359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刘女士是我市中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医疗系统中人,她的想法非常开明--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她说,自己很早就有了捐献的想法,也做过一些了解,但是却遭到家里人的反对。两年前,她的一个朋友--市第三医院的王芳(我市第321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签订了志愿书,得知身边有人这么做了,刘女士顿时感觉肃然起敬,觉得朋友的举动非常伟大,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捐献信念。于是又开始反复做家人的思想工作:人死了就是化为尘土,用骨灰盒,用墓碑,既占地方,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捐出去还能帮助有需要的人。经过无数次的沟通,终于获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当听说一个角膜最多能帮助三个人恢复光明,刘女士兴奋的说,我的眼睛特别好,真的希望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有人能帮我继续看世界。她表示,签了这份志愿书,自己更要好好保护身体,为了将来能更好的帮助别人。
市红十字会负责人亲手书写荣誉证书,并对刘女士及其家人表达了深深的谢意,称赞刘女士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刘女士的先生说,选择在儿子生日这个特殊的日子签下志愿书,也是觉得这是一个新生命开始的日子,同时也是生命延续的开始。刘女士身体力行的成为传递爱的使者,心中有大爱,面若莲花生,美丽的刘女士送给儿子也送给这个世界一份最温暖的爱的礼物。